您当前的位置:资讯 > >正文
朱元璋这么残暴,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为他卖命?

时间:2023-08-01 13:15:56   来源:中华网热点新闻

1

我是夸父君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兄台,此言差矣。

在朱元璋的创业奋斗过程中,他可一点都不残暴。最起码在诛杀贪官、胡惟庸等一众文臣武将之前,朱元璋可是被大家公认为,一名有远见、有胆识、有能力的雄主。

而后世之人觉得朱元璋残暴,多是因为他对待开国文臣武将的手段,太过残忍。什么胡惟庸、李善长、蓝玉等一众开国勋臣,最终都落了个满门抄斩的结局。

那为什么朱元璋要杀这些一起创业打江山的文臣武将呢?结合诸多史料研究,这里给出三个原因:

第一,这些勋臣武将,自持功绩,目无王法,败坏朝纲。

纵观朱元璋治国的过程,他做的最坚决的一件事,就是严惩贪官污吏。而胡惟庸、李善长诸人,则刚好触犯了朱元璋的逆鳞,犯了贪污受贿的大罪。

而且胡惟庸等人自持开国有功,相互结党营私、抱团取暖,以此对抗朱元璋。众人以为,只要我们贪官数量足够多,踩上一条船,那朱元璋就奈何不了我们了!

但朱元璋久战沙场,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古铁骑都不怕,又怎么会惧怕这些文臣武将的抱团取暖?

意识到这一点后,胡惟庸等人惶惶不可终日,便四处拉拢武将,意图谋反。走到这一步,胡惟庸等人的路就要到头了

最终东窗事发,胡惟庸等人全部被杀,涉案的3万多人也全部被处死。

第二,为儿子朱标、孙子朱允炆清理皇权道路上的阻碍。

当了许多年的皇帝,朱元璋也渐渐发现,这些开国功臣们,太难对付了!自己这个老手,心狠手辣的做法,都不一定对付得了他们,在看看自己的儿子、孙子两个--都是好好读书长大的,满肚子仁义道德,一看都不是这些开国功臣们的对手!

所以,经历胡惟庸一案之后,朱元璋就更加铁血了,贪赃枉法之徒、目无君上之徒,统统诛杀,绝不留活口!这不光是为了重振朝纲,更是为了明朝未来的江山社稷!

于是,明初四大案接连爆发,初步统计,最少就有6万多官员被诛杀。

第三,朱元璋对贪腐、徇私舞弊的官场现象,十分鄙视!力图消除一切官场的不良作风。

打小,朱元璋就经历过一件让他终身难忘的事情:

至正三年(1343年)和第二年,濠州城接连发生旱灾、蝗灾、瘟疫。在这场灾难中,朱元璋的父母、以及大哥都离世了。自此,朱元璋过上了四处漂泊的生活,为了生计,他不得不去皇觉寺当了和尚。

而朱元璋父母的惨死,则与当时元朝官员的贪腐有密切联系。当时,元朝政府得知百姓受灾,便下发了赈灾粮款,但不想这些钱粮,竟然被当地官员乡绅贪污了!得不到救助的百姓们,只能面临家破人亡的惨状!而朱元璋的父母、大哥就是被活活饿死了!

正是经历了这样的痛苦,继位之后的朱元璋才会变得那么残暴,对贪官污吏、徇私舞弊的人,非常残暴!只要敢做,都要全部诛杀,即使是自己的女婿欧阳伦,也照杀不误!

2

回到朱元璋的创业阶段,他自然不会铁血对待那一众弟兄!

徐达、常遇春、蓝玉、李文忠、汤和、李善长、胡惟庸等人,都是要帮朱元璋夺取天下的人才!在打江山的过程中,这些人自然要好好利用,即使有错也要轻轻划过,毕竟夺取天下的大业,才是主要目标!其他什么贪财好色、犯点小错啥的,也无伤大雅。

这时候的朱元璋,就如同大多数的明君一样,求贤若渴,任用贤才;通晓事理,明辨是非;胸怀大志,目光长远!

自然,那些明言的人,就要屁颠屁颠跑来跟着朱元璋了!像什么张士诚、徐寿辉、方国珍、郭子兴之流,比起朱元璋就要插上一截了。

我是夸父君,关注我!一起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!一起看世间百态,品悟其中真味!为你解读热点!

标签:

精心推荐